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原】电影手记——《十面埋伏》-环球新消息

日期:2023-06-05 16:05:23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6038qwGw

125


(资料图)

文/趙小花

现在回头看来,这真是一部精彩十足的影片,远远不像它所遭受的评价那般如此的不堪。事实上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面埋伏》甚至代表着中国电影最后美好的时代——导演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观众、敢于挑战平常习以为常的东西。无论哪一点放到如今看来,对于今日已经穷途末路的中国电影来说,都实属难得。

2004年,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美国大获好评,另外在同年也获得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赢得国外一片喝彩声的同时,它在中国国内的却是被骂的体无完肤——情节幼稚、剧情苍白、人物呆板,好像每个人影评人都恨不得手刃《十面埋伏》和它的导演。

突如其来的赞誉让国内的影评人哑然失声,他们不知道是应该继续批斗它还是转身过来跟着喝彩。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中国人看待中国的艺术,最大的障碍就是身为中国人这个身份。就像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认为武术电影该是我们认为的那个样子,最低或者最高的要求就是要「打的好看」。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要求,那国内电影的创造者当然拍不出《卧虎藏龙》那样的电影,因为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的审美无法上升到「艺术层面」,起码对于电影来说,我们在2004对待张艺谋的《十面埋伏》,确实如此。

看一看国外对它的评论,或许能让我们认识到应该从哪个方面、以何种态度对待这部电影。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看《十面埋伏》一点也不像是在看一场电影,而像是走进一间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的每间房、每个结构、每个角度都给人以愉快的感觉。而且,它并不是温和地吸引着你,而是强烈地震撼着你,让你在里面迷失……”

美国《滚石》杂志评论说:“你会看得眼珠子都掉出来。”

《时代》杂志把《十面埋伏》评为「年度十佳电影」。

在极度自信膨胀的2022年,我们当然不用也不需要以这些国外媒体作为评价一部的电影优劣作为基准,但对待一部电影有着如此大的反差,肯定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亦或者是某个中间点是彼此难以以主动性看见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电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方式?中国的艺术该以何种的方式以电影的方式呈现?虽然我从未见过张艺谋,但我认为他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甚至称之为「大师」也不为过,他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审美,巧妙的把艺术性、观赏性、商业性结合在一起,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做到了更好。张艺谋当然不是做的最好的,在中国的文化观念里,「最好的」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最好的往往是最开始的那个创造者,可如果冷静下来一琢磨,张艺谋不正是「创造者」吗?我们总是沾沾自喜的认为老外永远看不懂为什么本来面临绝败的黄飞鸿,当看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八个字,马上如同打通任督二脉一般,仿佛领悟到武术的精髓,接下来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电影本来是一种展现方式,一种用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的表现方式。如何能把中国艺术理念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最大的问题。我毫不怀疑,张艺谋无疑是受到了李安《卧虎藏龙》的启发,以极其柔美的方式将中国武术里最「玄」的东西用镜头拍了出来。《卧虎藏龙》把外国人看的目瞪口呆,其原因绝不仅仅是片中的人物如同燕子一般在竹林中飞来飞去,而是其中最被中国人自己的所忽略的艺术性。

最后谈谈我自己感受。在我看来,这就是那一年,中国最好的电影,导演是张艺谋,演员是章子怡,无论它获得了如何的评价,我都坚持我的看法。我承认,曾经我难以看懂《十面埋伏》,我的预期是观看一部像《新龙门客栈》一样的武打片,最起码也要赶得上张艺谋之前的《英雄》大场面,但当时看完电影之后的我,失望透顶,我丝毫不明白它在讲什么,武打也绝算不上精彩,人物也仅仅就那几个。

时隔多年以后,我要为我当时的无知所感到愧疚,如今看来,《十面埋伏》超越了《英雄》,在剧情设计性与人物情绪的铺垫方面甚至堪比李安的《卧虎藏龙》。《十面埋伏》当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就像所有想要勇于突破的东西一样,只要是探索性的,就难免有所缺陷。

獨立、自由、不妥協。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